高雄近幾年來一下子規劃出多條自行車道,有道是有需求就會有建設,
這些車道的出現當然和這股自行車風潮脫不了干係,不
但兼顧環保,還可以促成大家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,真可謂一舉數得,
也算是政府長久以來難得的德政
剛好這陣子什麼沒有,時間最多,
實在很想藉此時機把這些自行車道走透透,
因而上網搜尋了一下,到底在政府官方規劃中的自行車道有幾條,
詳細地圖請看:點此看圖
不看還好,一看才驚覺高雄市的自行車道竟然多達30條 (含建設中的),
我這鄉下大老土,一直以來都以為只有我聽過的那三五條算是而已,
這可讓我感受到不小的挫折,
心中OS著︰我這段時間每天是在瞎騎什麼阿?30條路線裡面才騎過幾條而已阿我?
可是細看路線才發現,一些平日就在騎的街道,
也都有包含在規劃的自行車道中,當下著實寬心不少,
這麼一來真的沒騎過的就屬北高雄楠梓區,還有南高雄小港區的那幾條,
這些地點都算是工業地帶,平日大車橫行街頭,
除了安全考量外也很怕遇到破胎等狀況,
還是先計畫一下,改天再帶著小摺搭捷運去騎好了,
今天就先介紹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自行車道,『愛河沿岸自行車道』
路線:鳳山建國路→澄清路→本館路→高市鼎金路→鼎力路→天祥路→河堤路(愛河沿岸自行車道)→同盟路→河西路→回家
▲『愛河沿岸自行車道』的入口端,河堤路和天祥路交叉口
▲河堤社區這一段晚上很多人從事跳舞,健康操等活動,總是顯得很有生氣
▲和明誠路交叉段,燈光充足又靜謐,騎起來相當舒服
▲和大順路交叉段,這段開始光線較暗,常常看到幾位男子在此徘徊,又時有機車騎進自行車道裡,行經於此請減速慢行並注意自身安全
▲要過馬路記得按紐變換燈號,不過依據以往經驗,還是得注意闖紅燈的傢伙
▲慈濟在此新蓋的精舍
▲這段路有些設施還在施工中
▲和自由路交叉段,右邊的邊坡上有許多設施可供行人休憩
▲和博愛路交叉段的『愛河之心』,超人氣景點之一,夜間很多人在這散步休息
▲河面平靜無波,水中倒影相當漂亮
▲新蓋好的橋,從來沒去注意他叫啥名字ㄟ,請原諒我功課作不足
▲和中華路交叉段的『治平橋』
▲治平橋旁的水閘門
▲燈光的顏色會不斷的變化,在夜色的襯托下顯得相當搶眼
▲一旁陳放著有歷史的水閘門設備
▲光線變化下所呈現出的風貌
▲LED的報時器,有多種不同的變化方式
▲和中華橫路交叉段的『中都橋』,旁邊就是中都窯場
▲從另一側看中都橋
▲和建國路交叉段的『建國橋』,從這裡開始的景色,可能會和大家印象中所熟悉的愛河比較接近,這裡也是『愛之船』航行的終點站
▲左手邊就是家樂福愛河店,我看很多『Mobile01』上的車友都會選擇這裡作為集合地點
▲自行車道由這裡開始規劃在河西路那一側,要上橋換邊走
▲這個地方平日總是很多釣客在此釣魚,照相這天倒是不見其蹤影
▲隱身於樹下的自行車道,夜騎特別能感受到他的特色,旣涼爽又安靜
▲和七賢路交叉段的『七賢截流站』,颱風天調節水量都靠這些截流站了
▲和建國段一樣,七賢段的車道也是隱身於樹下,這兩段以前是老高雄人熟知的〝風化場所〞,這幾年是改善很多了,不過夜間還是常見一些三教九流之輩(請原諒我的無禮),聚集在這喝酒喝阿比、大聲喧嘩之類,獨身前來的要小心安全,切勿逗留(叔叔我長得像壞人葛格有練過,比較沒在怕的,小朋友不要學ㄡ)
▲『高雄市音樂館』,平日夜間較沒啥看頭,到了假日倒是不少活動,很適合全家大小作夥來
▲夜色襯托下的高樓建築,總會使人想要多看幾眼
▲微暗的河邊步道,走起來特別有FU,霸特......單身的別來,怕你眼睛瞎掉
▲『電影圖書館』,不好意思,他蓋起來這麼久了我還沒進去過ㄌㄟ
▲好幾年前的元宵主燈『鰲躍龍翔』,白天看覺得他好醜,晚上打上燈看又覺得他好漂亮,這跟女人化不化妝是同樣原理嗎............(路過的女性友人別扁我,我知道錯了)
▲一旁的調節站加以裝飾,成了賣咖啡的休憩場所
▲那是和五福路交叉段的『高雄橋』,也算是愛河沿岸自行車道的終點了
(後記抱怨文,不喜歡別看)︰
老實說幾個月前剛開始騎這些自行車道時心裡很不爽 ,
很多路段根本都還在施工中就趕著開放給大家騎,也沒告示牌警告之類的,
都是騎到發現不對勁才趕快應變,像我這種青春肉體的肖年仔是還可以接受 ,
如果是老人家和小朋友反應沒那麼快的因此受傷該怎麼辦?
所以說這些該死的官僚 ,忙著剪採、喝花酒之餘麻煩顧一下老百姓的安全,
雖然這些車道現今都趨於完工階段,
但實際走一趟還是會發覺對自行車愛好者來說不盡友善,
我想這大概是需要時間,以及靠用路人
(不論是何種車輛,包含自行車本身)人文素養的提升來相輔相成,
希望那一天真能快點到來 ,別只是存在於我的幻想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