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常在家閒來無事時,不太會以看電視的方式打發時間,
就算看也多是觀賞影集類或運動賽事轉播,所以跟同學朋友聊天,
若談及現在有什麼當紅藝人和熱門議題等等的,我往往都插不上邊,
除了影集和運動賽事外,紀錄片類的節目我也超喜歡,
尤其公視和各大新聞頻道,近幾年拍了不少這類節目,
有些以人為主題,有些則牽涉公共議題,
看完總會讓我跟著節目主題陷入長考
上回觀賞東森新聞台的節目『1001個故事』
當天主題之一,介紹的便是我今天要寫的『大路關
柴燒老麵店』
原先這間店是老闆的親戚所經營,不過礙於這位親戚年事已高,
有意把店給收了,現任老闆得知後,心裡長考了一段時間,
覺得這類保有傳統又具文化意義的老麵店不能就此消失,
於是毅然決然辭去都市裡的工作,回鄉從事完全不熟悉的麵店生意
這段典故深深地吸引我,畢竟在這公利掛帥的現代社會,
還能有人單純只為理想而生活,實在很有勇氣,
加上這散發古樸味的小麵店本身就很具魅力,
看到節目的當下,腦子裡就下了上門拜訪的決定,
剛好趁大夥出遊的機會來一探究竟
▲地點很偏僻,我們迷路老半天才找到,
實際位置和菇狗地圖或網路地圖標示的地址差很遠,
用GPS找的地點雖然不盡然正確,差距卻比較小;
而且店家位在三角窗,要往巷子裡鑽才找的到,
要不是快到的時候一直Call老闆娘請她報路,
我看再繞個8小時我們可能還在鬼打牆中……
▲門口奉上決明子茶,剛到店裡時老闆會很熱心的招呼客人先喝杯茶
▲小小的平房,猛一看很像古裝劇裡演的那種地處荒野專門提供茶水的小客棧,店裡空間也不大,不過整間店充滿古早味的陳設,和記憶中的某種頻率卻因此產生共鳴……
▲老闆其實很健談,那天還和我們一群人喇了不少滴賽,
不過邀請他入鏡他倒是頻頻拒絕,只紀錄下他帥氣的背影
▲問過老闆,爐子裡燒的柴都是附近河邊撿來的,問老闆光靠撿來的柴夠他經常性的營業用嗎?老闆笑著說,附近河邊漂流木很多,隨便撿都一大堆,只怕自己不夠勤勞而已
▲看到這木牌我才想到,當天竟然沒有點豆干
阿阿阿阿阿阿阿!!!!
這不就跟褲子脫了坐在馬桶上,
卻忘了自己是要來撇大條一樣的愚蠢,
可恨阿,我一定會再去光顧的,豆干,等我
▲MENU,底下就不打價格,有興趣的自己看這張
▲米粉(湯)。
剛到店裡時隨口問了老闆娘,最推薦店裡哪道麵點,老闆娘推薦的便是米粉,簡單的大骨湯加上兩片叉燒肉,湯頭清甜,完全沒添加味精這類的人工甘味,對於吃慣了重口味的人來說,這碗麵或許清淡無味,但這也是老闆的堅持
▲粄條(乾)。
▲油麵(湯)。
▲米苔目(乾)。
▲豬粉腸。
他家的小菜都是川趟過之後,再佐以蒜味醬油調味,老闆之所以選擇用這種最簡單的方式呈現,我想憑藉的便是對食材新鮮度有著絕對的自信,果然這幾道小菜也沒讓人失望,害我一直想拿啤酒來配菜ㄚ
▲大骨肉。
瘦肉中帶點肥肉的柔軟口感,一整個超唰嘴,
幹,寫到這裡我又餓起來了啦
▲豬脆腸。
取的是豬的輸卵管,也別於粉腸是稍有韌性的口感,脆腸的口感脆且彈牙,又是一道下酒絕品
▲豬耳朵。
▲豬皮。
處理的很乾淨,皮下的肥油和偶然凸起的毛孔清的乾乾淨淨,膠質黏牙的口感也超棒
和老闆閒聊間得知,
店家所在地的高樹鄉廣福村,總人口數不過兩三百人
所以平日上門吃麵的當地人其實不算多,
反倒是慕名前來的觀光客還比較多,
但觀光客畢竟多集中在假日才會上門
所以平日經營上想必有些慘澹,
老闆只笑笑的說他是憑著一股興趣和熱情在經營,
不然光靠麵店收入可能是養不活一家子老小的,
追求理想的人一定都會面臨這種生活層面的殘酷考驗,
可是能捱過去堅持到底的畢竟不多,
能獲得大家認同才更顯得難能可貴,
老闆,你好樣的,來啾一個
大路觀柴燒老麵店
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中正路2號
(08)795—7383
檢視較大的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