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禮拜六(或日)也幾乎都會被叫去上班
所以可以騎卡打掐的時間自然只剩下平常日的夜間
但平日固定路線的夜騎,早已無法滿足我蠢蠢欲動的雙腿
雖然有時想在每周唯一一天的休息日,安排個自行車的遠征行程
卻總怕隔天的筋肉酸痛會影響到上班而作罷
總之......對於想新的自行車路線這件事方面
我實在是老狗變不出新把戲啦
PS:反正再怎麼繞也是兩小時可以來回的地方就是了!!
今天所寫的『下淡水溪舊鐵橋』,其實和大樹舊鐵橋是同一條
只是N年前的海棠颱風來襲,把橋從中間沖毀
從此他倆就只能隔著高屏溪相望
而且和大樹那頭的舊鐵橋相比,因為地理位置不算優越
要前往還得走一段隱庇的小路,所以總覺得沒那麼熱鬧
(高雄往屏東方向的,下高屏大橋後靠右走,
遇到189號縣道後左轉即可看到指示路標)
▲不像大樹那邊的舊鐵橋就在省道邊,屏東這頭的舊鐵橋還要繞一小段
▲大概是怕人家找不到,每根電線竿上都有路標
▲這裡封起來好久了,一直都沒動靜
▲看告示牌原本好像是要做餐廳類的,也不知何故停工
▲施工到一半的痕跡,今天就進去探險一下好了
▲一旁還有行進中的火車
▲廢棄的火車車廂,原本應該是不錯的賣點,卻被棄置於此
▲在照這張的時候發生靈異事件,
明明是空盪盪的車廂,卻不斷發出拖鞋托地而且踩在木板上的腳步聲
(車廂裡頭的地板改裝過,就是木板),那聲音不斷地向我逼近,
正當我在尋找聲音來源時,那腳步聲到我附近時即嘎然而止,
伴隨而來的竟是一陣風......
但是,各位看倌自己看看,
車廂裡連窗戶都是緊閉的阿,風是打哪來的......
▲果然有台灣人的地方都會有這種特產......
是說為什麼要用紅色的字,搞得跟血書一樣,讓我更毛了,趕快落跑再說
▲筆直的鐵道
▲上鎖了,以前還可以偷跑過去的,這樣也好啦,比較安全些
▲廢棄的火車車廂下方是個景觀水池
▲往前走有段鐵道解說區
▲放置的便是當年被海棠颱風吹斷的部分鐵橋遺跡
▲老實說我覺得這部分規劃得不是很好,太過空曠也沒啥特色,
重點是......
還有人他X的在這裡給我練習高爾夫球,
球飛來飛去的很危險你不知道嗎?死有錢人
(←自動把打高爾夫球的都歸類為有錢人那一類)
▲冷冰冰的鋼鐵,卻也活生生的見證了鐵道歷史數十載
▲這裡名為觀景台,是說好像有點矮,連隔壁鄰居洗澡都觀不到ㄋㄟ
▲用瓦片做成的導覽圖,很生動有趣
▲當年的斷橋有部分外形較完整的,就拿來改建成造型景觀
▲溼地公園設有解說牌及休息平台
▲往一旁小路騎去,這裡也規劃有自行車道可供愛好者騎乘
▲滿滿都是布袋蓮
▲草很高的小徑,下去看看先
▲不知是誰搭的小棚子,很有置身荒島的FU
▲水很淺的沼澤地
▲這裡滿地都是椰子殼和蝸牛殼,有蝸牛殼我是可以理解啦
但誰能跟我解釋一下椰子殼是打哪來的??
▲不知名的植物,沿著自行車道兩旁都是這種果實怪異的小樹
不知道為什麼,每次我來『下淡水溪舊鐵橋』這幾乎都碰上陰雨天
即便是氣象報告說會出大太陽的日子也不例外
總是到的時候大太陽,騎到一半就變陰雨天
這就是傳說中的八字不合吧,我想